诺基亚Lumia 520上手:高性价比的千元智能手机

小编:Ocean 2013/04/17 09:25

Lumia 520上手:中规中矩的Windows Phone

 

截至今年3月份MWC2013世界移动通信大会Lumia 520和Lumia 720的发布,诺基亚顺利完成了在Windows Phone 8生态下的产品线全面布局。高端方面,Lumia 920集大屏、高配于一身;而在低端入门级市场方面,Lumia 520同样可以撑得住场面。日前诺基亚(中国)正式公布,Lumia 520的合约价格为1299元人民币。对此,外界的褒贬不一,但即便单从价格方面考虑,Lumia 520也确实对得起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史蒂芬·埃洛普在MWC2013展会上所说的,Lumia 520将是“最廉价的Windows Phone手机”这句话。

多彩成为标志 设计并不低端

诺基亚在Windows Phone生态浓墨重彩的推广多彩颜色设计语言,从最初的Lumia 800到最新的Lumia 520T,每一款产品都拥有多个颜色版本。这在视觉效果方面,总能够带个用户新鲜感,尤其是那些可以拆卸后盖的非一体式机身设计产品,色彩更是可以随心换。而除了诺基亚外,绝大部分Windows Phone厂商都对颜色的运用有着独特的理解,这也可以理解为Metro UI动态磁贴设计哲学在硬件端的拓展和延伸。目前,Lumia 520T拥有黑、白、红、蓝、黄一共五种颜色,但最终哪一种颜色最好看,没有必要统一,因为用户的颜色偏好肯定会有所差别。所以我们更愿意将更多的目光放到做工和外观设计方面。

Lumia 520的外观设计棱角分明,机身边缘线条明晰,背部为典型的梯形斜面设计,和HTC8X所采用的全锥体还是有明显的差异,但两种设计都能够贴合手掌,进而形成一种超薄的感觉。接口方面,外置仅提供了micro-USB和3.5毫米耳机插孔,SIM卡槽和micro-SD拓展卡槽则被后盖遮蔽。机身后盖的密闭情况也非常令人满意,甚至让人无法轻易找到拆卸的卡扣位置。另外卡扣和听筒的重合部位略微有些瑕疵,如果不仔细就可能会将指甲盖卡入听筒,再怎么使劲也无法拆开后盖,甚至可能还会损坏听筒。Lumia 520的按键设计再度表现出了诺基亚的差异化理念,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音量、电源按键和快门按键的弹簧反馈并不一样,这也是为了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拍摄体验。

 

Lumia 520上手:中规中矩的Windows Phone

 

总的来说,Lumia 520的做工和设计都非常令人满意,在整个低端入门级智能手机市场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力,或者说可以用“低端并不低廉”来形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将Lumia 520和已经划归到低端产品线的原生Windows Phone 7.5的Lumia 800进行了对比。在手感和分量方面,相比Lumia 800,Lumia 520依旧有很大提升的空间。至少,这并不代表诺基亚最真实的工业设计水平。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大致看出诺基亚在工业设计和成本控制以及产品定位方面的权衡。

硬件相对低端 性能不打折扣

Lumia 520作为最廉价的Windows Phone手机,配置自然高不到哪去。机身搭载1GHz双核处理器,4英寸IPS材质WVGA分辨率显示屏,512MB内存和8GB存储空间,最高可支持64GB存储拓展,另外机身还搭载一颗5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前置摄像头和NFC等功能明确缺席。这样的配置,在Android低端设备面前,相形见绌。甚至在同一个生态下,相比一些早期的Windows Phone 7.5设备,Lumia 520都无法相提并论,但需要指出的是,“好马配好鞍,多大脚穿多大鞋”。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本身对硬件要求并不高,可想而知低端定位的产品并不需要过高的硬件配置,而且过高的配置带来的必然是续航性能的打折扣。又或者说,当硬件达到软件流畅运行的标准之后,再行提升硬件规格就是一种性能过剩的表现。如果这样,厂商大可将精力放到软件体验的优化方面,做好数字内容生态。

用低配置配合低端定位,优点明显。虽然性能方面不存在任何的折扣,但也有明显地缺陷。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最新上架的Temple Run应用的运行最低要求为1GB内存,这意味着在应用开发商不针对低内存设备推出优化版本的情况下,包括Lumia 520在内的所有512MB内存低端Windows Phone 8手机都将和这些应用程序无缘。显然,这种结果并不是所有入门级用户都能够接受的,尤其是很多入门级用户对智能手机丰富的应用程序和游戏充满热情,但1GB内存的运行限制很有可能成为熄灭用户兴趣的屏障。Windows Phone 7时代,Lumia 610身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讨论,最终不了了之。实际上,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大,但是微软现在在应用生态的培育上速度略慢,半年之前许诺的Temple Run一直到最近才带着一身Bug登台亮相,而且入门级用户连包含Bug的版本都无法运行,更别谈在iOS和Android生态已经被用户玩腻的Temple Run 2。从这个角度来看,Windows Phone的追赶又慢了一步。

屏幕显示中规中矩

 

Lumia 520上手:中规中矩的Windows Phone

 

Lumia 520采用一款4英寸WVGA分辨率IPS材质显示屏,功能上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品质则与Lumia系列的高端旗舰产品不再一个层次上面。简单的将Lumia 920、Lumia 800和Lumia 520点亮屏幕之后放到一起,Lumia 520的屏幕亮度要高于前面两款机器,但也可以明显的看到屏幕的漏光程度。

 

Lumia 520上手:中规中矩的Windows Phone

 

由于尺寸和分辨率的原因,Lumia 520在内容显示上和Lumia 800更为接近,但由于屏幕材质的差异,显示性能又无法直接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比较。但是对于习惯Lumia 920大尺寸和高分辨率屏幕的用户来说,再回头来体验Lumia 520和Lumia 800,确实有些折磨。虽然操作系统提供了文本放大功能,但即便是调至最大,也依然难以适应。不过对于刚入门的智能手机用户,Lumia 520的性价比还是非常具有吸引力。

另外又有一点非常能够体现诺基亚厚道的就是Lumia 520虽然是一款低端手机,但却和Lumia系列其他智能手机一样,采用了超灵敏触摸技术。用户可以在在戴手套、用金属的情况下,轻松滑动屏幕。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了Lumia 520“低端并不低廉”的特性。

软件体验悉数奉上

很多用户可能会觉得,Lumia 520硬件规格相比Lumia 800比较一般,而且无论是做工还是设计都没有任何优势,在Lumia 800已经转移至中低端市场的情况下,消费者还有什么理由选择Lumia 520?其实答案很简单,Windows Phone 8和诺基亚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在Lumia 800升级至Windows Phone 7.8的情况下也无法提供,比如SD卡拓展、U盘模式、儿童乐园等Windows Phone 8操作系统内置功能以及诺基亚自身提供的音乐、驾车地图、生活周边、来电防火墙等个性化功能特征,而这些服务也都是诺基亚也其他厂商的差异化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硬件方面,超灵敏触摸在Lumia 520上保留了下来;而在软件方面,很多个性功能如智能拍摄、全景相机、动态图片、趣味滤镜、夜拍能力等基础相机应用悉数奉上。虽然摄像头硬件规格较为一般,甚至没有提供前置摄像头,但是对于入门级用户来说,500万像素摄像头再配上丰富的滤镜功能,一样可以拍出令人满意的样张,毕竟当年对着Moto Rock E6 200万像素摄像头的年代我们都熬了过来。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诺基亚在自身的Windows Phone生态的努力算是仁至义尽,或者还可以这样说,单靠诺基亚一家厂商闷头做用户体验并不是根本解决方案,这就好比锤子科技发布锤子ROM的时候,依靠自身的力量去修正第三方应用icon,显然这么做并不合理。因此,需要所有第三方开发者共同参与起来,在微软的催化下,共同培育Windows Phone生态,毕竟诺基亚的主力业务还在硬件设备方面,而软件服务也只是少数几款核心产品。而对于类似之前提到1GHz处理器运行限制的问题,就更需要微软来出面解决。

小结

作为一个Lumia 920用户,Lumia 520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可以满足我个人的需求,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用户体验的细节,这款千元级低端入门级手机都令人感到满意。虽然在屏幕显示、摄像头以及内存方面略微有些遗憾,但如果将这样一台手机放到入门级市场中去对比,Lumia 520的很多差异化特质,比如稳定流畅的运行性能、丰富多样化的外壳颜色、细腻舒适的手感以及个性化的功能特征,再加上千元级别的入门价格,都是Lumia 520成为下一个5230的重要砝码。

上一个:施密特:Android手机全球使用量今年或破10亿

下一个:Mozilla高管解释为何开发移动操作系统

推荐手游